金融知识百问第一期-人民网(金融篇)
2009年9月15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牵动了每个人的神经,人们充满了疑惑、未知和恐惧: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并将如何演绎;它将对美国、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什么影响;金融到底是什么;金融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金融是否有规律可循;人类能否避免金融危机等。为此,人民网特别约请国际著名金融专家丁大卫教授开辟专栏——《金融知识/危机百问》为读者一一解读。历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丁教授都不厌其烦地向世人发出警告,过去的几年来,他一直在为阻止这场危机的爆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注:本系列文章发表始于2008年10月10日,下面是人民网的引言部分,如看人民网报道部分可点击
开篇的话:针对当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多读者给人民网提出了诸多问题:包括这场危机由何引起,为何蔓延如此迅速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读者对金融知识表现出了热切的关注。为此,人民网特别约请国际金融专家丁大卫先生,对相关的金融名词做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并试图联系目前的实际做一些解读。
1、什么是金融?
金,金子;融,融通;金融——金子的融会贯通。古今中外,黄金,因其不可毁灭性、高度可塑性、相对稀缺性、无限可分性、同质性及色泽明亮等特性特点,成为经济价值最理想的代表、储存物、稳定器和交换媒介之一,并因此成为世人喜爱和追逐的对象。
黄金曾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货经济时代,商人只能进行对口的交易,以物易物,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受到巨大制约。在金本位经济时代,价值与财富是以实物资产——黄金为依据和标准,这种客观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然而,作为价值流通的载体,黄金不利的一面如搬运、携带、转换等不便的物理条件限制,使它又让位于更为灵活的纸币(货币)。如今,货币经济不仅早已取代了原始的易货经济,而且覆盖了金本位经济。货币经济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经济自由的同时,也给人类来带来了诸多麻烦和问题,如世界贸易不平衡、价值不统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等等。引发当场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重要宏观因素之一,就是全球贸易失衡,尤其是巨大的美国贸易赤字。
脱离金本位的初衷是想实现经济自由和稳定发展,然而,今天却适得其反。在货币多样化的今天,现代金融中的含“金”量越来越少,但其内涵、作用及风险却越来越广,越来越大,并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人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金融就是价值的流通。离开了价值流通,金融就成为“一潭死水”,价值就无法转换。价值无法转换,经济就无法运转。经济无法运转,新的价值也无法产生。新的价值无法产生,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因此,金融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社会危机。世界大战的深层原因都是经济问题。
2、金融是什么?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可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这两种资金融通方式的区别在于有否金融机构介入,没有,则为直接金融,有,则为间接金融。
从金融的属性、来源、系统性和变化规律看,金融与树如出一辙,因此,金融就是树!尽管金融属于人类意识范畴,但它必须遵循天地之规律——地球法则。树是地球法则的集大成者。“金融树”通过树,揭示了金融发展变化的唯一客观规律。所有金融危机都是人为的,都不应该发生,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人类掌握金融的基本规律之前,金融危机是难以避免的。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金融就是“树”,违背了“树”的原则和规律,金融危机就一定会发生。
3、什么是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指的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种载体,如现金、股票、期货等。比如我们说张三很有钱,不过他的3百万块钱都买了股票,现在这些股票的市场价值还不到1百万。从这个列子中,我们看到价值在不同的载体中转换并存在。除极少数情况下,如金条、金砖等,这种载体往往是以非实物的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因此也称为金融资产。此外,由于金融产品又能用来赢利,所以又称为金融工具。上述张三用钱买股票就是想用股票这个金融工具去赚钱。
很多金融产品都是由实物资产演变而来,比如微软公司的股票就是由微软公司的实际资产演变而来,而微软公司的股票期货和期权又是由微软公司的股票演变而来。又比如房屋抵押证券是由房屋而来。好比树叶是由树枝而来,树枝是由树干而来,树干是由树根而来。它们环环相扣,相互影响。
近20-30年,创新是最时尚的。华尔街的“精英们”更不干下风。他们绞尽脑汁,不断花样翻新,创造出各种各样,缤纷凌乱,连自己都搞不懂,更不用说驾驭它们的金融产品,结果导致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严重失衡,不堪重负。这就是这次华尔街几近“自我毁灭”的系统和市场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民众很不情愿救华尔街的原因之一。
丁大卫创建“金融树”理论体系:通过金融树体系、系统金融学、金融生态学和金融科学等,看似错综复杂、缤纷凌乱的金融世界其实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并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掌握金融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是驾驭金融市场,防止金融危机的先决条件
4、什么是金融市场?
简单地说,金融市场就是所有金融产品交易的市场,也是所有金融从业人员从业的市场。金融市场也可称为金融体系,尽管它很不完善。既然金融市场是所有金融产品交易的市场,那么它涉及的领域、范围就很广,涉及的内容就很多。在此先简单介绍,以后再详细介绍。
金融市场或金融体系是该领域的最大范畴,非常复杂,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首先,金融的核心体系包括:银行体系:证券体系:保险体系。广义的金融体系还包括对冲基金、风险投资、信托基金、私募基金等。
所有金融市场都是资金的市场,如果按照资金的期限即时间长短划分,银行体系和证券体系中又包括短期资金市场即货币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即资本市场。
5、什么是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信用评级等行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信用评级等机构。
6、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指的是与金融相关的危机,也就是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的危机,如股灾、金融机构倒闭等。上述的个案金融危机国内外时有发生。但根据不同的市场和国家,如果个案危机处理不及时、不好,很容易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这次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列子。次贷只是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上的一个分枝,它的断裂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整棵大树几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树的倒塌又导致全球性的金融灾难。
7、什么是系统性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危机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代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金融危机,1990年代导致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下半年袭击东南亚的亚洲金融危机等。这些危机都是从一种金融市场波及到另外一种金融市场,如从股市到债市、外汇、房地产甚至整个经济体系。
此次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证券或次贷证券市场,它像控制不住的野火一样,迅速燃遍美国乃至全球的所有金融市场,并给实体经济带来重创。
中国能否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作者 丁大卫
几年前,中国银行业整体面临改制,一些人就表示“中国金融危机无法避免”,针对这些观点,我认为,中国不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原因诸多,但可概括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系统性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金融经济、金融系统、金融资产比较繁荣的市场化国家和地区。危机来自繁荣,没有繁荣,哪来危机?同样的原因,在经济发展落后的非洲国家,根本不存在金融危机的问题。根据我的金融树生态体系理论,金融经济(树冠),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树根)和工业经济(树干)的基础上。目前的中国虽然已经相当成功地实现了从农业经济(树根)向基础工业经济(树干)的转型,但距树冠经济即金融经济还相差甚远。金融资产在中国总资产中的比重甚小,各金融市场及产品的关联性不强。而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正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前提。
二、系统性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金融市场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与上述已经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相比,中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还很低,中国金融市场的大门不仅尚未对国际资本敞开,而且对国内民间资本也是紧闭的。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个布局及发展基本掌控在政府手中。
三、系统性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大量金融资产被严重高估且流动性非常强的情况下。比如经历了日元大幅升值后,1980年代末的日本,从日元到房地产再到股市等,几乎所有资产都被严重高估,因此危机和全面资产价值缩水在所难免。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多数资产,其中包括中国的人民币是被低估的。可以说,一个国家从不发达变为发达,就是其货币和其他资产相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和其他资产升值的过程,目前的中国正处在这一过程中。此外,由于中国的金融业尚未进入混业经营,所以大量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瞬息转换、变现、流动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再者,由于人民币尚未变成自由货币,资本账目尚未开放,所以大量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瞬息对外转换、变现的机会和可能性都很小。
四、系统性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赤字和外债较为严重的国家,如拉美的阿根廷等国。好比一棵失去水分、养分和平衡的树,同企业一样,当一个国家的现金流断了或变为负数,尤其是面临巨额财政、贸易双赤字时,危机难以避免。因为一旦股票、外汇、房地产或其他金融资产市场出现问题或狂跌,此时的政府已捉襟见肘,无力拆东墙补西墙,阻止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体而言,财政收支、贸易收支的现金流不仅是正的,而且结余快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有足够的财力应对局部金融市场出现的问题。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股民一直在用实体经济产生的巨大盈余为银行、股市、券商、期市等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巨额亏空买单。
尽管中国尚无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但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个别金融市场,个别金融产品和个别金融机构的危机却屡有发生。中国金融业不仅走了很多弯路,步履维艰,出现了很多漏洞,而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若把这些代价累积起来,恐怕不比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小。更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尚未建立起一套符合金融市场体系客观规律、能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相对有效的现代金融体系。
尽管中国尚无资格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但随着混业经营及国际金融的到来,客观风险将不断加剧,中国正在为未来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奠定基础”,因为无法建立一个符合金融市场体系客观规律、能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相对有效的现代金融体系,本身就是潜在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如果把中国的金融业比作一棵金融树,那么这棵树的根基很不牢固,不好的根基将会影响到整个体系,越往上风险越大。
7 条评论 »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Your website is very interesting. I loved your website a lot. Thank you.
Thanks for sharing all this great information.
Great concepts on this website.
The article was absolutely wonderful!
Hi! I am sorry meant for my very bad British. My partner and i have got came after your own websites as well as I truly like your own style. Might you actually tell me where could get a web theme similar to this? say thanks to you.
I knew I had been correct. My friend and I placed a bet about which web site was superior. I thought your webpage was much better produced, but she believed this post on trendy style suggestions was much better. We rounded up 5 family memebers who had not seen possibly website prior to to read them each more than. Majority chose your internet site. Many thanks for maintaing an excellent website.
What a wonderful blog. I invest hours on the internet reading blogs, about tons of different subjects. I have to to begin with give kudos to whoever created your web site and second of all to you for writing what i can only describe as an post. I honestly believe there is a skill to writing articles that only several posses and to be truthful you have it.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ve and quality content is definitely very rare with the big quantity of blogs on the internet.